热电偶
时间: 2024-12-15 22:15:33 | 作者: 热电偶
产品详情
韩国,这个靠近中国的头部经贸伙伴,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作为全球第四大电商市场的韩国,引得中国跨境平台们的纷纷加码。2023年7月,TEMU进入韩国市场,并在同年9月首次冲上了当地应用市场榜首;2024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1亿美元在韩国建设物流中心,加码韩国市场,同年8月,阿里巴巴韩国B2B平台上线月,Shein宣称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当前韩国电商规模已达到1700亿美金,且仍保持着8.7%的复合增长率。
今年3月,小马智行与韩国科技公司GemVaxlink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比亚迪、极氪也先后发布了进入韩国市场的时间表及产品计划。
根据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发布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今年前7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电动汽车向韩国出口的总额已达到了8.48亿美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848%。这也使得中国首次成为全世界汽车品牌重镇韩国的电动汽车进口来源地。
这个人口不到6000万的国家为何成为企业全球化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又为何能成为中企出海的重要通路?中国品牌还能向韩国学习什么?钛媒体和美国AsianFin亚财社共同发起的AsianFin Global Business Leaders Club(全球亚裔商业领袖俱乐部),将组织4天3晚韩国未来产业考察团,与韩国数十位政策制定者、当地龙头产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并且深度走访三星生物、希杰大韩通运、现代等韩国龙头企业,挖掘新经贸结构下的中韩产业合作机会。(报名直达文末)
韩国的全球化进程始于二战后的工业化进程,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和扶持科技创新产业,跻身国际社会,被称为“汉江奇迹”。不仅走出了三星、LG等世界高端家电硬件品牌,还是综艺、韩剧等席卷全球的“韩流”现象级文化的打造者。
2024年,三星电子连续第五年被全球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评为“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TOP5,品牌价值达到100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索尼、松下,也是TOP5中唯一的亚洲企业。
如今的全球高端品牌三星,一度是廉价货的代名词,追求规模化的产量以价格求取国际市场。这与当下大部分中国企业出海的现状何其相似。
一水之隔的中韩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历史和经济基础。韩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中国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钛媒体在此前的《韩系车出海启示录》一文中曾指出,现代汽车集团(主要拥有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2023年全球销量达730万辆,再次蝉联全球第三,仅次于丰田和大众;财务业绩方面,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2023年加起来总营收接近1.4万亿人民币,净利润达到1100亿。而2023年中国车企中表现最好的比亚迪全球销量302万辆,全年净利润仅300亿元。
相较韩系车来说,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中国出海品牌,仍处于全球化初期。韩系车外,还有一些在韩国运营的国际性车企更早的给出了全球化运营的经验。
韩国对其他国家的全球化品牌也有着巨大吸引力。全世界汽车巨头戴姆勒公司和宝马公司均在韩国设立创新研发中心。其中,宝马2014年即在仁川投资设立驾驶体验中心,今年4月份宝马再次投资120亿韩元在韩国设立研发中心,成为宝马集团全球第五个研发基地。
其背后一方面包含了宝马公司对于中韩日等整体亚洲市场的布局和考虑,另一方面也蕴含了宝马全球化过程中与三星等生态链企业保持更紧密链接的诉求。
除了韩国汽车、造船、电子家电消费品等产品外,韩国正在通过高端化制造,不断加大生物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和半导体几大高端制造未来产业的投入,试图打造更多未来全球化品牌,构造更完整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以新能源为例,韩国的光伏和氢能等产业发展迅猛。2022年韩国光伏产业出口额达到了16.4%,同比增加 38%。2023年韩国在推出促进储能的政策和竞价之后,新增储能装机容量创下 2020 年以来最高水平。
氢能的布局也同样迅速,2019年,韩国政府在全球首次提出“氢能社会”概念,发展绿氢生产技术,推动加氢站建设。韩国现代、起亚、LG等企业也推出氢能汽车/卡车/公交车以及氢能电池等产品。不过,韩国乃至全球氢能产业仍面临技术成熟度、储存和运输、以及相关基础建设等问题。
在DRAM芯片领域,韩国更是在全球市场占据了统治级地位。三星电子是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制造企业,2024年上半年三星电子占全球代工市场11%左右的份额,仅次于台积电。为加强半导体产业竞争优势,韩国政府计划明年提供价值8.8万亿韩元(约合64.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和支持。
韩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涉及产业布局、技术革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甚至政策扶植、产业导向等方面都值得中国企业细细参详。
韩国对中国企业的意义不仅体现在韩国企业先一步全球化进程的可参考性上,更是体现在区域市场潜力、韩国连通全球经贸的优惠和便利性上。
虽然仅有不到6000万人口,但2023年韩国创造了1.7万亿美元的GDP。这是巨大的潜力市场。
2023年中国海关统计,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以集成电路为主的机械电子/音像/光学医疗等产品,占比66.55%,其次分别是化工及塑料橡胶品(20.05%)、金属(5.25%)以及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品(3.16%);
同期,中国向韩国出口主要商品是以集成电路为主的机械电子/音像/光学医疗等产品(42.98%)、以锂电池为主的化工及塑料橡胶品(18.60%)、金属相关(10.19%)、纺织服饰鞋帽(7.8%)、家具/灯具/玩具(4.79%)。
从中韩贸易对比来看,中国对韩国产品的需求相对比较集中,而韩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比较广泛。从贸易品类结构来看,贸易主体逐渐转向以半导体和锂电池为主的高附加值中间材料,摆脱过去以原材料为主的贸易结构。
中国逐渐从韩国制造业的下游端向中上游转变,带动中韩产业转向多维竞合。这种竞合关系在动力电池产业领域格外明显。
一方面,产业终端双方市场竞争激烈。据韩国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中,中国企业6席,韩国企业3家,日本企业1家,市占率分别为64.9%、22.2%、4.4%。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3年上半年氢氧化锂、硫酸镍、硫酸钴等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对中国的依赖度分别达到82.3%、72.1%和100%。
另一方面,产业上游双方也在合作共建产业生态。近两年,中国华友钴业、格林美、中核集团分别与韩国企业签订上亿美金规模的投资合作协议,生产加工动力电池所需的正极材料、前躯体、镍精炼等上游产品。
另外,后疫情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交叉融合,引发颠覆性产业技术变革。经济缓慢复苏的韩国,把数字经济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抓手,正在大力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移动数字、生物制药以及人工智能等产业。韩国出现智能工作、居家办公以及网络教育等各产业数字化热潮。
为了鼓励开发数字化信息技术,韩国政府提供优惠性存贷利率,将信息通信产业分为信息通信、电气电子、传感器测量等三大产业部门,对其的政策性融资规模每年都在增长,2021年已增长至85.4万亿韩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7.2% 。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7 年起,中国对韩国电气电子、机械装备、精密仪器、医疗器械、金属、金属加工等行业的投资增加。尤其2022年2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韩国生效后,中韩在汽车、机电产品、化工等技术密集型领域日益合作紧密。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额累计251.8亿美元,同比增长5.2%,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为45.7亿美元,大幅增长316.3%。
作为位于东北亚的中心位置,连接了中国、日本、东南亚以及北美的重要枢纽,韩国拥有与全球59个国家签署超级FTA(全球自由贸易协定),还拥有全球第三的关税特惠成本优势,是中国企业通向北美市场的重要转口贸易地之一。
位于中北亚中心位置的仁川,是韩国的第三大城市,也韩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进口货物量占韩国进口货物总量的近70%。该地区是韩国汽车、造船、钢铁、金属、港湾、建设等重点制造产业的中心。
仁川拥有全球两大重要交通枢纽,分别是韩国第二大贸易港仁川港和韩国最大的机场仁川国际机场。
仁川港距离中国山东威海不到200公里。1990年,仁川港和威海之间开辟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后来中国青岛与仁川之间的海运航线条之多,仁川港成为中韩贸易名副其实的海上物流通道。
仁川港与全世界9个国家的18个港口建立了联系,这里不仅是木材和粮食的重要装卸港口,也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东北亚地区中心,每年交易上百万吨铜、铝、镍和钢材等产品。
据仁川港湾公社(IP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仁川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达到346.1万TEU,相比2021年历史最高水平的335.5万TEU高出3.2个百分点,其中韩进口、出口分别比前一年增加9%与9.9%。
作为仅次于香港国际机场和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的亚洲第三大货运机场,它是首尔连接韩国其他城市及其他几个国家的重要航空枢纽,云集了近百家航空公司,包括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美国阿特拉斯航空公司、大韩航空等,促进了仁川航空产业集群的形成。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大量中国电商商品集结在山东威海的物流中心,之后经过仁川、平泽、群山等西海岸港口进入韩国,再通过仁川机场进行空运到北美和欧洲。中国电商企业的销售额左右着韩国的海外航空货运量。
据仁川国际机场公社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海运到达仁川机场再空运至第三国的“海上-航空联运货物”总重量达到了9.8560万吨,相较前一年增长了43.1%。这些货物的出发地中有99.6%来自中国。
除了物流外,在韩国政府不断加码的生物健康、新能源未来汽车与半导体三大高端制造产业中,仁川几乎均有成型产业。
仁川是韩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中心,主导着韩国的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家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23年韩国生物医药市场产值规模达到250亿美元,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生物制造中心。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仁川的生物药品产能达116万升,为全球单一城市最大规模。仁川的生物产业集群集中在松岛,目前松岛有11个工业园区,聚集了三星生物、乐天生物、Celltrion和SK 生物等领先的本土生物公司,以及默克、赛多利斯、Cytiva和赛默飞世尔等全球原材料公司。
仁川的光伏储能电池产业链也相当完整,涵盖了储能技术的发展,包括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和钠硫电池等,还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系统等配套设备的生产和服务。
近期,仁川市政府发表的《仁川未来产业地图》表示,未来中将构建4大尖端产业带,在松岛、南洞、永宗建立“生物-半导体-小部长(材料、零部件、设备)带”,在青罗建立“机器人-移动-尖端医疗带”,在黔丹、永兴建设“环保-未来能源带”,在朱安、富平、桂阳建设“信息通信技术(ICT)融合带”。到2050年,四大经济带预计将创造73万亿韩元(约3818亿人民币)的市场价值。
在中韩贸易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仁川将担当起更多产业交流责任,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布局仁川,涉及物流、新能源、房地产、电子商务、零售等领域。
例如,香港周大福集团向韩国政府提交了入驻仁川永宗岛的意向书;阿里巴巴也与仁川市政府投资协商,计划在仁川永宗岛经济自由区内建设大型购物中心、酒店、物流中心等;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威海百马云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在仁川设立海外仓项目;赣州赛可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投资 8.74 万美元(约 60 万元人民币),在仁川投资新设子公司,开展锂电池回收技术服务、贸易等业务;墨西哥华裔企业麒麟集团公司曾与韩国仁川市共同投资兴建 韩国境内第一座中国商业城——“仁川中国城”……
此次,钛媒体和美国AsianFin亚财社共同发起的AsianFin Global Business Leaders Club(全球亚裔商业领袖俱乐部),将由中国生物科技、汽车及自动驾驶、清洁能源、智慧物流四大领域的明星公司代表领队,与韩国四大领域的代表公司进行双向深度交流。
此外,还可以全程参与仁川科技周的重点活动,与数十位韩国政策制定者和韩国龙头产业代表交流;深入走访仁川永宗物流产业园、松岛生物产业园和首尔医药基地,与三星生物、希杰大韩通运(CJ集团旗下韩国最大物流商)、现代集团等韩国巨头企业以及欧美落地韩国的全球化企业,深入交流学习,探讨出海全球化经验,挖掘合作机会。
本考察团余席有限。欢迎有兴趣的企业高层扫名。(本文首发于,作者|杨秀娟,编辑|王璐)
亚财社旗下AsianFin Club商业领袖俱乐部致力于成为全世界亚裔财经领袖的首选平台,通过建立一个强大而具有影响力的社群,推动亚裔企业及亚裔企业家、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追求通过合作与共享,为亚裔财经领袖在全球市场中创造可持续的成功与发展。
相关推荐